天博电竞(简称“柳钢”),一艘紧跟中国有限公司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中国有限公司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有限公司
稳定高效 绿色环保持续改进 追求卓越
遵守法规、清洁生产、科学用能
持续改进能源和环境绩效
环境污染事故为零、废气废水达标排放
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 ≥98.1%
危废固废合规处置利用率 100%
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低碳的生产方式。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始终将推进节能减排贯穿于生产全过程,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全力建设美丽钢城,助力柳州永葆“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的美誉。
柳钢已构建了完善的环境管理组织架构,公司设有能源环保主管领导,设置能源环保主管部门,各二级单位一把手是环保第一责任人,下设主管科室,配备专(兼)职环保管理员,形成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制。通过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实现污染预防;通过强化体系监管,实现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通过推行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中国有限公司管理绩效。
建立健全清洁生产机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中国有限公司技术装备水平。依托清洁生产审核,挖掘中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潜力。2016年柳钢顺利通过清洁生产中国有限公司现场评估验收,荣获广西“清洁生产中国有限公司”称号。
柳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创新,实施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改造。自主研发烧结烟气氨法脱硫技术,填补国内烧结烟气氨法脱硫空白;开展焦炉煤气氨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为烧结烟气脱硫提供合格脱硫剂,有效降低烧结烟气脱硫成本,真正实现“以废治废”;研发烧结烟气中高温SCR脱硝与氨法脱硫集成技术,首次成功应用;首次在球团烟气脱硝中研发应用SNCR技术,效果显著;研发应用先进的干法除尘技术对6 座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成为中国有限公司行业成功改造的典型案例。《铁前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转炉煤气HLG干法深度净化与烟尘原位回用集成技术与应用》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技术研究与应用》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围绕节能减排目标,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改造,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相继建成了干熄焦、、烧结环冷余热回收、TRT、转炉烟气余热发电、富余煤气发电、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等一大批余能余热回收利用设施,余热余能自发电电量达到总用电量的75%以上,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污染减排方面,不断开展环境治理升级改造,2018年开始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相继开展了高炉、转炉烟气超低排放升级改造、焦化烟气脱硫脱硝改造、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改造、料场棚化等,实施了焦化废水、工业废水处理升级技术改造,实施了转炉干法除尘灰冷压球资源化利用改造等,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
柳钢积极做好生态保护和环境绿化工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全厂可绿化面积达到98%以上。
充分利用柳钢电视台、《柳钢报》、《柳钢科技》等天博电竞媒体和核心期刊,开展广泛宣传,提升员工节能低碳、环保意识;组织开展节能低碳、环保管理及技能专项培训,提高员工能源管理和环保管理水平。
水循环体系,即新水 → 废水 → 处理 → 再生水回用的循环。
气循环体系,即煤气等清洁能源的循环利用。
固体废物循环体系,即生产过程各类固体废物回收的综合利用。
余热循环体系,即生产过程热能的循环利用,如钢坯的热装热送、高炉热风炉余热回收利用、炉顶余压发电、干熄焦和转炉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等。
2007年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09年荣获“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中国有限公司”
2011年荣获“环境保护优秀中国有限公司”、“广西清洁生产中国有限公司”
2012年荣获“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中国有限公司”
2014年荣获自治区工业节水型中国有限公司称号和自治区工业循环经济先进中国有限公司称号
2015 年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2015 中国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公司绿色评级结果中,柳钢排名第12 位,获评“绿色钢企”
2018年荣获“2018绿色发展十大优秀中国有限公司”
2019年荣获“2019绿色发展二十大优秀中国有限公司”、“绿色中国有限公司管理奖”、“节能减排先锋中国有限公司”
2020年荣获“2020绿色发展优秀中国有限公司”、“2020绿色发展标杆中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制造示范中国有限公司”
2021年荣获“2021绿色发展标杆中国有限公司”
2022年荣获“2022绿色发展标杆中国有限公司”
《铁前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转炉煤气HLG干法深度净化与烟尘原位回用集成技术与应用》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技术研究与应用》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